第118章 使君何意?(1 / 3)
讲武堂,顾名思义是培养将领的学校。
三国时期,优秀的将领多如牛毛,但又有多少能够为张昊所用呢?
特别是张昊身上始终有个黄巾军的标签,就算他再得民心,但那些士族和汉臣皆很难效忠于他。
张昊现在已经是冀州牧了,掌握一州军政,可他麾下能在历史留名的不过寥寥数人,广为人知的不会超过一手之数。
好在目前董卓还未进京,袁绍、曹操、孙坚这样的群雄并未发迹,他张昊才能靠着麾下数万兵马坐拥冀州,若等到袁绍、曹操等人发迹了,他又有何资本去参与这样的高端局呢?
光靠一个赵云?还是靠沮授和田丰?
俗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,张昊正是明白自己的短处,所以才想着凭借自己所掌握的认知来改变现状。
讲武堂,便是张昊用来弥补军事短板最有效的一个办法;
也许他没有多少优秀的武将和统帅,但他能让麾下士兵的素质和韧性成为最好的。
一支精锐的军队,战损达到三成便会动摇士气,达到五成便会溃败;
而张昊想要的是,战损就算达到五成,依然能死战不退,以中下级将领的素质来弥补统帅的不足。
年满十二岁的男孩进入讲武堂学习武艺和骑射,十四岁开始增加兵法课程,十六岁进入讲武营历练,年满十八岁则被分配到军中担任伍长,之后根据表现进行晋升。
张昊将讲武堂的章程书写完毕后,交给了张合,开口道:“儁乂啊,我打算让你和子龙一起担任讲武堂的教官,不知你可否愿意啊?”
张昊展开简牍,将讲武堂的章程看完以后,眉头紧蹙道:“在下不过是败军之将,怎能担得如此重任,还请使君三思。”
一旁的卢沛看了一眼张昊,又看向张合,道:“使君对我等有救命之恩,如今又对你委以重任,你就别再拒绝了。”
张合的确感念张昊对他的救命之恩,但他心里始终还是有些东西难以放下。
张昊也看出了张合的为难,便解释道:“以儁乂之才,当个将军绰绰有余,让你在讲武堂做个教官的确是委屈你了;
但我心知你对义真(皇甫嵩)将军的忠义,若让你直接在我麾下带兵,你是不会愿意的,所以我才想着让你在讲武堂做个教官,
一来可以让你有事情做,免得胡思乱想;二来可以和孩子们多多接触,也能让你走出阴霾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