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漠南蒙古是个好借口(2 / 4)
袁崇焕抿了抿唇,实际上大明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蒙古的警惕,只是以明末的局势而言,后金的威胁性显然远远大于蒙古。
因此从战略上来说,大明的“惠蒙”政策并没有错。
蒙古人一旦与大明彻底反目,明军则不得不面临在九边多线作战的窘境。
而大明的财政绝对支持不了明军与蒙古、后金同时交战。
但从最终效果上来说,大明的“惠蒙”最终还是输给了后金的“联姻”。
当然主要问题并不是出在大明天子不肯迎娶蒙古公主上,而是林丹汗此人在统一蒙古的征伐过程中失败了。
后金又掐准时机,利用蒙古诸部对林丹汗的忌惮而屡屡出手拉拢,导致大明与蒙古的结盟并没有起到牵制后金的作用。
而以天启六年的局势而言,袁崇焕是调整不了大明对于蒙古的外交政策的。
其根本原因,就是大明永远接受不了一个强大而统一的蒙古,蒙古在明廷眼中的最佳状态就是衰落而分裂的。
袁崇焕可以想象,倘或林丹汗当真成为了下一个成吉思汗,成功统一了蒙古,那么明廷立刻就会与他终止合作,进入另一种敌对状态。
历史的矛盾恰恰就在于,只有一个强大而统一的蒙古才能成功对抗后金,衰落而分裂的蒙古只能被后金逐步瓦解尔后一步步蚕食殆尽。
而大明又偏偏无法完全掌控或信任这样一个强大而统一的蒙古,甚至连它出现的可能都容忍不了。
袁崇焕的内心正在摇摆不定,他想利用穿越者的历史知识去救下觉华岛军民的意愿是无疑的,只是此事牵涉到对蒙古的外交,于是他便犹豫起来。
虽然他知道后来的“惠蒙”政策就是历史上的袁崇焕负责的,但是在崇祯皇帝登基之前,他觉得他把握不住阉党。
他总怕阉党拿捏住这件事大作文章,以蒙古意图趁火打劫为名,把蒙古这位盟友给搅和散了。
即使历史上的蒙古的确是在宁远之战之时趁后金来袭,乘机进犯平川和三山堡了,但是如果没有蒙古这位亦敌亦友的帮手,明军在山海关外面临的情形只会更加糟糕。
倘或“惠蒙”政策不能转向,那么蒙古给明廷的印象就最好是可以利用且目光短浅,只要花点钱就可以买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