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回 高家庄文武对酌(1 / 5)
纷纷狐兔投深莽,点点牛羊散远村。
看到被雪埋了一半的“栖梧”界碑,三人就离高家庄不远了。
五十顷田比不上豪门的一座山墅大,但在这儿可是名副其实的富甲一方。
寒气未消的二月不宜稻麦,田地里栽的多是胡麻和苴麻。田里耕作的佃户们见少主回来,都会勉强地打个招呼。
不过二三里路,他们来到一所大庄院,背靠一座栽了瓜和竹的小土丘,门前一带合抱不拢的大树。
高元叫了一回,只见庄门开处,走出一位老者,年过半百,方脸花须,头戴绒皮帽,身着褐绒袍。背后跟随着三四个门生,弓箭在腰,慢慢踱将出来。
“大人,孩儿游历之时,突遭盗匪,性命堪忧。幸好两位英雄经过,方才保了性命。二位英雄身负要案,无处可去,特来投奔。”
随着高元的介绍,余南时和盛舜英上前一步,躬身道:
“老丈,我二人原是盛家军将佐,为朝廷出生入死,征战多年,不料遭恶人陷害而沦落至此。我二人冤情太深,州司缉拿急于星火,特来投奔。”
那老者听了,朗声笑道:“原来如此!既然是我儿的救命恩人,且请进小庄待茶。”
盛舜英和余南时见此老者言语温和,也暂时放下了顾虑,进了庄。
庄门一合,老者脸色一变,一字一句道:
“二位身上可否有信物?老夫可不是好愚弄的人。”
二人十分坦诚地亮出了令牌,引得老者连称:“原来是将军啊。不知二位高姓大名,现居何职?”
“通缉令上的就是,老丈不愿收,我和舜英立刻就走,绝不牵扯高家庄。”
一听余南时称呼自己为“舜英”,她那薄薄的嘴唇紧紧抿住嘴角,似翘不翘,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是动心还是害羞的神情。
真奇怪,这家伙平时总拿我当“将军”,今日怎么开窍改口了?
老者呆立着,好好回忆了一下今早门生给自己看过的公文,特别是那几幅画像。猝然间,他连声感叹道:
“想不到盛家满门忠烈,二百年来,从未有人变节投敌。如今,竟有奸人将此大罪栽赃下来,真是世道不公,国运不昌啊!盛将军,余将军,老夫刚才多有唐突,请上堂议事!”